如何看待曾经的中高档消费品牌“俏江南、湘鄂情、金钱豹”的倒闭?
有那么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做啥事都要跟着时代走,才不会被时代淘态,与时俱进,懂得创新,才会更长久,它们原地踏步,不懂得迎合新时代,所以就关门了
我印象当中好像是2014年反腐力度加大以后,不光是一些高档品牌餐饮业,相关的其他领域也受到影响了。原来我在的单位卖一种小型啤酒设备上用的零部件,受到影响以后设备卖不出去,也影响我们单位的销售了。
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记得网上见过一些文章写湘鄂情的,湘鄂情就是北京起步的,就是北京的企事业单位太多了,一些***部门也多,谁普通百姓天天吃那玩应啊,那么贵。我觉得这个俏江南就是炒作包装起来的一个名字,好像那个某某煎饼啊当初也是很火吧,他们的火不是真正的火,是他懂包装,懂宣传,留不住客户根本就是白费。
他们很大一部分就是靠公家消费支撑呢,没这一块了自然要倒掉的。我知道这个俏江南是嚷的很凶,我感觉跟大众一点不沾边,好像也没怎么看到他的店。湘鄂情我倒是真看到过很多店面的。我这听说过有人谈电影,当然我们当故事听,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说有人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洗钱,本来拍个电影花了三千万,卖了四千万,本来是赔了两千万,他非说是卖了几个亿,那他就可以合法拥有他不知道哪搞的那几个亿了。
时代的脚步是不停向前的,企业都是时代企业,一个时代过去了,谁都留不住,不光是餐饮企业。其他行业也一样,倒了就倒了说明不适合这个时代。那海底捞人家又创立个十八汆,你的餐饮不行了是你产品定位不符合时代,十八汆面条就九块九。外婆家的麻婆豆腐就几块钱,他们倒就倒吧,应该的、可以有。
先排除金钱豹,这种客单价才两三百的自助餐根本称不上高端餐饮。以这个价格,不管吃日料还是烤肉,甚至去星级酒店吃自助餐,都会比金钱豹吃得更好。我感到讶异的是,这种店到现在才关门。
至于俏江南、湘鄂情这类的企业会倒,最大的明面上的原因,就是八项规定的出台和相对严格的执行,大概也就是2013~2014年这个时间点。这些公司本来的利润来源里,公务宴请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很多宴请被限制,仍然有的很多***宴请需求也会被转向更隐秘、更小众的一些餐饮***,而湘鄂情、俏江南这种大牌店,属于风口浪尖,去那里消费很容易被查。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的经济下行,以及“消费升级”的吊诡平衡。大经济趋势的下行意味着公务、商务的“大宴”会比以往减少。
而“消费升级”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这背后也有“反正买不起房不如及时行乐”的口红效应),对于一线城市的普通人来说,花人均200~300吃顿好的,虽然仍然不可能是常态,但偶一为之也很正常。数据也能够证明中国的餐饮市场在往上走。2013-2015年,中国餐饮转型升级,2016年恢复增长,今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这种情况下,进入餐饮市场的资本其实是增加了,这些资本更乐意去打造一些更有个性化、更细分的品牌。而俏江南、湘鄂情这种因为普适而导致“讲细分市场故事能力”不足的品牌,就算活到今天,也未必能在现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自己作死。湘鄂情就是作死的一个典范。从2013年开始,湘鄂情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转型演艺(愚蠢的作死),以及转型云计算(更愚蠢的作死)——这两个转型可以理解为是做给资本市场看的,死马当活马医讲故事。
而在本行上,湘鄂情先是想做中低端的连锁餐饮,于是收购了本来就半死不活的味之都,结果毫无起色;然后又想利用自己的中央厨房做团餐,但团餐业务也没起来。于是就死吧。
忘了一茬了。高档中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化营销和宣传的不力,以及“文化化”“标签化”的缺失。觉得对您有帮助点个赞呗
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说起晚清,大家第一反应都是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此走向没落,而新兴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观察社会各态,也可以发现封建社会灭亡的蛛丝马迹,其中,黄赌毒产业兴盛就是其中一个表现。
1、晚清妓院
原本妓院这个行业在古代算得上合法行业,而到了晚清时候,青楼和窑子盛行,八大胡同和秦淮河边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并且还有不少船妓和洋妓诞生,很多外国人到了北京后,第一时间都要先去知名的八大胡同——可以说当时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这种“淫乐”之中。
小凤仙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虽然她和蔡锷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被后人传颂,只可惜她助晚清名将蔡锷逃离袁世凯后,自己的后半生却是颠沛流离。
2、***之风
盛行清朝上下,各种事情都能成为***的对象。
举个例子:道光末年,开始产生一种闱姓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当年科举榜单上的姓氏为赌。
光绪年间的《申报》就有记录:每届文武乡试、会试、童试时,先用八十姓发卖,***的人圈出其中二十姓,然后再看看二十姓中最终有多少考上的确定输赢。
晚清晚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这一切的开启,源于中国第一次***战争。
虽然黄赌毒每个时期都有,但是清朝晚期堪称是一个巅峰。“黄赌毒”的盛行,一方面是当时***的不作为,另一方面是人性本恶。
其实古代的妓院是属于合法的存在,唐朝时期甚至成为一种产业。这个时期的妓院多种多样,而且分出了很多等级。
晚清时期出现民妓、家妓、官妓等。民妓是最低级一等,就是“服务”于普通民众的***。“家妓”只属于宦官、富豪的家庭,属于私人所有。“官妓”为各级官吏所占有,属于国家、***所有。
上到官府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沉浸在这种“淫乐”之中。
与“黄”不分家的是“赌”,晚清时期开始出现***,一时间风靡一时。对于***,也出现过法令管制。但晚清时期的官府形同虚设,所发布的法令变成空谈。人们更是受到***的影响,欲望的驱使无法自拔。
晚清的“毒”最主要的就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出售大量***。***本身可以用来作为中药,但是制成福寿膏就成为一种毒品。
而晚清时期,城市中烟馆随处可见,不仅销蚀这人们的意志,更使大量白银外流。虽然当时清***后来已经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想真正出手去制止时,已经根本来不及。
一个朝代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消磨了意志。当这个朝代全民陷入“黄赌毒”中,朝代的败亡是理所当然。
如果要说到晚清的风月行业,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名传北京城的八大胡同以及南京秦淮河这两大风月场合。
这两个地方的风月产业在当时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向往。
但是随着上海各种租界的出现、城市的飞速发展,晚清时期上海的风月产业也出现了非常迅猛的劲头,很快盖过了八大胡同以及秦淮河的名头。
当时为了挣口饭吃,很多上海本地以及外来讨生活的女人们都纷纷开始吃上了以身体谋生的饭。
她们通过满足流连上海的各大商贾豪客们,不仅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还拿着多余的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而最低的等级则被称为野鸡窝,这里没有太多的门门道道、也没有各种额外的增值,有的只是最直接的生意交流。
旧上海的风月产业不像其他地方,这里非常的开放,在其他地方人们可能只敢偷偷摸摸地进入窑子里面。
但是在那个时候的上海,***和顾客们却是可以自由自在如同情侣一般四处逛街、赏景的,而不会拥有丝毫的顾忌。
因为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上海的***们也开始走向了公众化、拥有了一些国际范。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美、为了给自己增加名气、增大价值,当时上海的很多***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