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书法班教授毛笔字多选择《曹全碑》?
关于从《曹全碑》入手的教学方法,我谈下看法:
1、书法入门,一种主张从楷书入手,一种主张从篆隶入手。从篆隶入手的原因之一,是这两种书体笔法相对简单,入门较容易,也易出成绩。
2、《曹全碑》华贵完美,符合大众审美。其用笔平稳,体势开张而秀丽多姿,蚕头燕尾尤其突出,适宜初学者。
3、《曹全碑》自明万历初出土以来,受到书家一致好评,历来临习此碑的书法家众多,供后世学习此碑的资料及临作较多。
以上几点,大约是现在从此碑入门的原因。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邓石如的作品明显与曹全不同
书法入门学习,不管是楷书还是隶书,首先选择的是易写。培训班基于家长们急于求成的心理,选择容易书写的字体教授学生,这是一个保险的做法。而且也是正确的选择。
书法入门,是以练习控笔能力为主。不在于笔法的精妙。精妙的东西,初学者也体会不到。隶书选择曹全碑作为入门级教材,其原因便是它的字体平正,点画的变化不大,适合于初学书法者练习。
曹全碑的波磔平缓,起伏不大,这对于刚接触毛笔的人来说,是相对容易学习的有利因素。提按是书法中的一个难点。起伏的变化,就是由提按来表现。初学者对轻重没有把握,如果写起伏变化太大的字,难度上很大,不易于快速入门。而写曹全碑这样字势缓和的字体,就能较快的取得进步。
书法培训班,一是基于便于教学,二是迎合家长们的期望,选择曹全碑作为入门学习的教材,就是这样的原因。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的邀请!为什么好多书法班教授毛笔字选择《曹全碑》?首先这是古老的碑帖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笔法笔意清晰可见。笔法笔意从中提取会得到更多古意,有利于文化继续传承。其次是隶书要早于楷书,我个人认为在选择上还是有道理的。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曹全碑》的字迹保存较为完好,虽不免少有风损,但字形轮廓及笔画的起讫用笔都仍清晰,这无疑为后人临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曹全碑》的最大特征,为圆笔,笔画起收都呈圆势,行笔以中锋为主。方圆并用。历代多数作品中的笔法以方圆并用居多:有的以方圆为主,辅以圆笔;有的以圆笔为主,兼有方笔。
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我是江上人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曹全碑万历初年(1573)出土于陕西合(郃)阳县,后移入西安碑林。曹全为合阳县令,碑刻于公元185年(已经处于东汉末期)。
合阳湖是《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实景地。
书法教学往往以此碑为教学的初学字帖。这有以下五个理由。
一,隶体字是中国书法的早起字体,上承金文篆书,下启魏碑唐楷。
乙瑛碑
曹全碑的特点是保存比较完整。
二,字体特点与《乙瑛碑》相比字体比较秀逸。对初学者而言,过于刚劲险峻严整森然,使初学者易于产生畏难情绪。而《曹全碑》则比较柔婉。
三,隶体字属于实笔重写,有益于提升初学者的控笔能力。曹全碑虽没有乙瑛碑刚劲森严,但仍然属于横平竖直的正书。只有积年临池,才得以取得一定成就。写好隶体,为写好魏碑唐楷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碑主曹全的品行堪称历史楷模。汉代尚无科举考试取士往往通过门荫、制度化的举孝廉和非制度化的举荐。“孝”“廉”二种品行是重要的道德标准。
碑载他不仅孝事季祖母。还孝敬供养继母。古代,妇女往往是母以子贵。曹全父亲早亡,继母可能就很快陷入生活困顿,但曹全能够如亲母孝事,赢得社会的称道。“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
曹全碑是汉碑中的名碑。全碑剥蚀较轻,字迹完好。其字在汉隶中属于秀丽一路。结体扁平,用笔多***用中锋,运笔流畅,圆润可爱。那么为什么在书法班教授隶书时多***用曹全碑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原因:
其一,曹全碑字体匀整,潇洒秀丽,线条圆畅,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其二,用笔、结字规律性较强。主笔横画,蚕头雁尾。尾部都是出锋的。虽未作回锋,但更显俏丽洒脱。其他横画及竖画主要两种:藏起藏收和藏起出锋收。转锋处很少用圆转,多用折转或提笔换锋,都是很易掌握的。结字总体规律是扁,匀布而横画排列较密。特点容易把握。
其三,碑帖字迹清晰,笔法显示肯定,不会因字迹不清而费尽猜测之苦,更便于教学。
鉴于曹全碑字体美观易学的特点,书法班隶书学习首选曹全碑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