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指的是什么?
是的,指洞庭湖。顾况《小孤山》鉴赏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这首诗句句写景,意境淡远,情调悠然。读起来,就好象自己也乘着一叶扁舟,随着诗人的指点,在欣赏着长江两岸的景致,并生发出对家乡的思念一样。
诗的开端,以“古庙枫林江水边”七个字勾画出一幅江水悠悠、枫林飒飒的画面。
“古庙”、“枫林”、“江水”这三组意象组合在一起,有大笔的涂抹,有轻笔的点染,造成了一种谐调悠远的境界。
接下去,诗人视线一转,仿佛是无意中发现了枫林鸟巢中正在哺母的寒鸦(据说,寒鸦能反哺其母,故又称慈乌、孝乌)和碧空中一行行南飞的征雁,便把它们写人了诗篇: “寒鸦接饭雁横天”。
粗看起来,这一句纯然是写景,但细加品味的话,又不难发现,寒鸦哺母、大雁南飞这两个情节中具有一种象征的意味和暗示的作用。
它使人联想起母子间的缱绻深情,联想起温暖甜蜜的家乡,从而暗逗出结句中“归客船”的“归”意,隐隐流露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是全诗的落脚点。
原来诗人乘舟顺江而下,目的并不在于观赏长江风光,而是要归还家乡。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南与江西省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西南与庐山隔江相望 ,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上第一奇景,被益为长江绝岛与彭泽县的龙宫洞、湖口的石钟山、鄱阳湖的大孤山(鞋山)相距只几十里。
小孤山,原是长江中一座石屿,开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
小孤山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 。
小孤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在此设过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王守仁与朱宸濠,清彭玉麟与太平军,均在此地对垒交锋,遂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
小孤山自上而下,历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而洞、弥陀阁、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 、御诗碑诸景。上东山险峰,可俯看郎君山与一滴泉。绕山麓行,看海眼,拦江石,龙角石,古生物化石诸景,美不胜收。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诗词楹联数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赏。
山上启秀寺,是佛教名山之一,唐高僧马道一创立。北宋改名惠济庙,祀海神祖。妈祖系福建莆田湄洲屿人。父名林愿,宋初官都巡检。妈祖名林默,生于宋隆元年(906年)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十五岁成道,二十八岁升天。传说妈祖云游长江,觅小孤山这块宝地,化身溺水江中,被当地渔民詹公三在挣中捞起,安于山上,威灵显应,香火旺盛。历代皇封天妃、圣母等登峰造极之位。
小孤山系妈祖的行宫,小孤山石刻被安徽省人民***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孤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启秀寺为安徽省重点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