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也是诗中有画吗?
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也是诗中有画吗?
这首诗的原文为: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有情有景,所刻画的景是有静有动。诗人从地到天再到水的对空间的事物进行了抒写,同时也将内心的心情溶入其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描写地时从低到高,也衬托出我们活动的习惯。首先的目击之处是平视所见的景物“幽草长在涧边”,同时“涧”也为后边的情景打下了铺垫,也说明河流的小。
“上有黄鹂深树鸣”是对前一句的衬托,进一步说明所在之处是在树林的深处,更加说明了幽静。这一句表述了诗人是一个人(独怜)在树林深处幽静(幽草)的小河边。看见地面的青草再则的“上有黄鹂深树鸣”又是对前一句的衬托,进一步说明是在林荫的深处,更加说明了幽静。
“春潮带雨晚来急”是说明季节(春),也为说明幽草的真实性;空气潮热且下起了雨(潮带雨),而且是在近黄昏的时候雨下得大(晚来急);晚也是为下一句作铺垫。
“野渡无人舟自横”更加说明此地的荒凉(野渡),在傍晚的时候一般都是渡船比较忙的时候,然而这里的渡船居然没有摆渡人。同时诗人目击舟的一端在雨中由岸边慢慢摆向水中,也隐喻了有风的吹动(舟自横)。
问题: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也是诗中有画吗?
所有的山水诗,或者说写景的诗都可以说诗中有画,只不过有人的画水平高一些,有人的画水平一般般。
在唐诗三百首中的七绝篇中,这是一首比较少见的折腰(失黏)七绝。第二句和第三句失黏。
作者韦应物前半生是个横行乡里的纨绔子弟,安史之乱以后,折节读书,竟成了唐朝一流的诗人。韦应物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他也算是励志的一个逆袭者。
山水诗很重要的是意象的而选择,诗中的而每一个意象都可以看作图画中的一个部分。
这些意象组合成诗,读过后在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画面。画家画画的时候,把这些景物画在一张纸上,自然就会让人联想起这首诗来。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很多诗人都担得起这种评价。因为诗不外乎情景二字,又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所以诗中的意象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我不会画画,估计画家也是如此,一山一石一木,也必然精挑细选,巧妙布局。
古诗词中有不少题画诗,本身就是诗中有画。例如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诗:
这首诗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议论。
又如苏轼题好友慧崇和尚画《春江晓景》诗 :
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也是诗中有画吗?
答曰:是的。
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时,游至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的作品。微小平常的景物,经过诗人的笔墨点染,就成了意境幽深的一幅画面。除了景物如画一般,此诗还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怀才不遇的忧伤情绪。
我们来温习一下原诗,《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就象是在叙述什么,但又句句都是在说景。我们翻译一下:
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但是黄鹂却在枝叶茂盛的林间鸣叫。在傍晚时分,春潮带着急雨来到,野外的渡口之上,小舟停放着,无人驾驭。
我们进入诗句之中进行分析。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之时,喜欢到郊外游览。有一天,又来到滁州西涧这个地方。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独怜”,唯独喜欢也。喜欢什么?“涧边生”的“幽草”。只喜欢涧边生长的幽草,但是,偏偏树上有黄鹂鸣叫。这个“上有”,就是偏有的意思。“怜”者在下,而“鸣”者在上;“怜”者务静,而“鸣”者务动;“怜”者重在颜色,而“鸣”者重在声音。上下相关,动静相依,色声相谐。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略带忧愁的画面。“幽草”在下位,比喻君子好人在下,“黄鹂”在上位,比喻小人坏蛋在上。两句诗合起来,反映一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意思。所以,那个“怜”字,不仅有喜欢的意思,更有“怜悯”的意思了。
《我是余欢水》热播,你有没有在余欢水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余欢水——史上最惨男主角,没有之一。
事业、朋友、父母,家庭,他一样都不讨喜。
但就是这个中年男人成了大家“心疼”的对象,因为,他就是现实生活中鲜活存在的人,他演出了小人物的悲和喜。
朋友借钱,余欢水二话没说把母亲留给他的13万都借给了他。
借钱一时爽,要债火葬场。
余欢水低三下气地跟朋友说还钱的事,朋友连骗带拖,把余欢水耍得团团转。
后来实在躲不过去,则大言不惭地说:“钱我会还你的,但得看我心情。”
呵!
如今这世道:欠钱的都是大爷,要债的就是没良心。
余欢水不解,问他:“我拿你当兄弟,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兄弟呢?”
这位朋友理直气壮:“我就是要这样对你,我就是要骗你,就是要撒谎,就是让你日子不好过,怎么了?”
我拿你当兄弟,你拿我当***机。还是莫得感情的。
余欢水或许也会反思自己,当初借出去的钱一定都是脑子进的水。
所以,在此奉劝各位:
交友需谨慎,借钱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