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为何要放走骁勇善战的孙策去江东?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为继承父亲之遗志,收拢父亲的旧部,遂投靠袁术,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孙策决定单飞,攻略江东,为什么袁术会放他走呢?
孙策前去投奔袁术,目的是为了收拢父亲的旧部。其父孙坚当初在长沙起兵讨伐董卓,与袁术在南阳会师时,袁术几乎是光杆司令,而孙坚则拥有数万之众。但是从地位上说,袁术则比孙坚要高,袁术是后将军,又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而孙坚只是长沙太守。故而两人结为同盟后,袁术的地位要高,但并非真正意义的上下级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孙策才想去接手父亲的旧部。在孙坚死后,袁术并其部众,后来从南阳转移到了寿春,沿途打了不少败仗,孙坚旧部已经所剩无几了。
孙策拜见袁术后,说明来意。但是袁术并没有马上把孙坚的旧部交给孙策,一方面自己兵力本来就不多,另一方面是孙策本事如何,还得观察才行。孙策没能讨回父亲旧部,只得先到舅舅吴景那儿,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然而,这支新部队没什么战斗经验,在讨伐山贼时被打得落花流水。孙策考虑再三,又跑去见袁术,再次提出要收回父亲旧部。
袁术不好回绝,遂把孙坚的旧部一千多人交给孙策。有了这支生力军,孙策很快便脱颖而出了。
当时孙策年仅十七年,其表现出来的雄心与坚忍不拔的品格,不逊父亲当年。袁术手下大将乔蕤、张勋都对孙策赞叹不已,对这位年轻人油然而生敬意。连袁术本人都经常跟左右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因此,袁术对孙策颇有一种爱惜之心。有一回,孙策军中有一名骑兵犯了法,逃入袁术的兵营里,藏在马厩,孙策竟派人闯进去把他砍了。砍人砍到袁术的兵营,孙策胆子也太大了吧。事后,孙策亲自去向袁术请罪。袁术居然摆摆手道:“对于这些捣乱的士兵,就应该严惩,何必道歉呢?”
要知道袁术本是小肚鸡肠之人,如此慷慨大方,着实少见,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孙策,是另眼相看的。
因为孙策用他父亲孙坚得到的玉玺换得袁术的三千兵马,借口渡江救难省亲。当时孙策的老母妻小都在曲阿,他的舅舅吴景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孙策就以这为借口,等于是用玉玺作抵押。袁术看见玉玺,估计来不及想其他的事,他交代孙策平定刘繇以后还要回来,他没想到孙策离开以后就成了独霸一方的诸侯。
孙策依靠这三千兵马,召集他父亲孙坚旧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开始拓疆开土。大军行至历阳时,周瑜加入孙策的队伍,周瑜是孙策儿时好友,两人结为兄弟,周瑜又介绍张昭、张纮加入孙策的队伍,随后蒋钦、周泰又加入孙策的队伍,太史慈和孙策打了一架,孙策见太史慈非常勇猛,很喜欢,和周瑜设计活捉太史慈,太史慈归顺孙策,还有陈武也加入孙策,孙策的队伍逐渐壮大。
在这么多能臣猛将的辅佐下,孙策打败扬州刺史刘繇、东吴德王严白虎,拿下牛渚、曲阿、秣陵、乌程、嘉兴、余杭、会稽、宣城等地,尽得江东地面,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成为独霸一方的霸主。
孙策结交曹操,写信给袁术想要回玉玺,袁术不仅不答应,还倚仗他的淮南地广粮多,加上他拥有玉玺,所以他率先称帝。他说:“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欲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如何?”
主簿阎象说:“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袁术大怒说:“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塗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
袁术称帝,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撵,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他还想把吕布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做太子妃。
曹操联合刘备、吕布、孙策打败袁术,袁术想和袁绍结盟,被刘备拦截,袁术大败,吐血而死。
袁术死后,一个叫徐璆的人杀了袁术的侄子袁胤,夺得玉玺,他把玉玺献给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封徐璆为高陵太守。从此玉玺归曹操。
孙策(公元175年一公元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杭州富春区)人,破虏江军孙坚之子,大帝孙权之兄。《三国演义》中,孙策号称“小霸王”,打遍江东无敌手,在正史中更是少年英雄。孙策以数千兵力,九年时间攻焚能,于糜,败张英,平刘繇,定王郎,又打败刘表部将黄祖统一江东。袁术当初为什么放虎归山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袁术曾两次失言戏耍孙策,双方存在矛盾,再把孙策留在身边恐怕伤人。另一个原因是袁术看走眼啦,在他看来,孙策征江东是肉包子打狗,不可能的事情。
袁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人物,是司空袁逢嫡子。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变天下,人脉***相当雄厚。袁术年轻时好游侠,举孝廉走上仕途,后来天下大乱割占淮南地区。孙策的父亲孙坚是袁术部将,官拜破虏江军、豫州刺史。孙坚同刘表部将黄祖打仗时战死,孙策率父亲旧部付附袁术,守着大树好乘凉。
孙策才十几岁,英姿勃发,袁术非常喜欢孙策,曾暗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但是,袁术心里上时时刻刻的防着孙策。比如,袁术曾经许诺让孙策做九江太守,最后思忖再三,还是让心腹爱将陈纪作了九江太守。
袁术讨徐州时缺粮,曾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陆康根本不买袁术的帐。此前,孙策曾去拜访过庐江太守陆康。陆康也没看上一个小毛孩子,拒而不见,只派个手下出来应负。
孙策是个心骄气傲的人,何曾受过如此怠慢,难免心生怨恨。后来,袁术让孙策带兵去打陆康,并将庐江太守位子许给孙策。孙策把陆康打败以后,袁术又反毀了,让另一个亲信刘繇做了庐江太守。
两次被戏弄,孙策心恢意冷,认为在袁术手下干不成大事,便产生了去意。当时,他舅舅吴景守丹阳形势很危险,便向袁术要兵征江东。袁术两次失言,心里难免有悔意,认为把孙策留在身边有危险。
另一个方面,他认为庐江太守刘繇,会稽太守王郎都是拥兵数万的豪强,孙策征江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减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袁术只给了孙策千余士兵,几十匹战马。
"术表第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人。”这次袁术又把江东之地许给孙策,这和当初周平王把歧山以西之地许给秦襄公一样,只不过是空头支票,打下来是你的,打不下来是你没本事,怪不得别人。
袁术还是低估孙策的人格魅力,所过之处,有很多人归附,兵马象滚雪团一样扩大,至历阳时,扩编到五六千兵马。孙策依靠这支军队,在周瑜等豪强支持下,横扫江东。
孙策作战勇敢,计策灵活,军队纪律严明,百姓非常拥护。他用了九年时间把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豫章郡,庐陵郡和吴郡等六郡八十一州拿下,统一江南地区,任讨逆江军,封爵吴候。
袁术放走骁勇善战的孙策去江东,主要是没眼光。他不会赏识和使用人才,看不到小孙的能耐和后劲,使一个强大的助手变成了对手。而孙策要离开袁术是看出他并非明主,不值得自己效力,不如称早离开谋取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被后来所证实。
早年孙策之父孙坚在讨伐董卓时就率自己部队效力于袁术,作战英勇累建奇功,曾攻占了洛阳逼走董卓,并得到了汉室传国玉玺。后来官拜破掳将军。不久,受袁术指派攻打荆州,被刘表部将黄祖设埋伏暗箭射死。应该说孙坚为袁术尽心尽职了,但袁术并没给与孙坚之子孙策应有的安抚,反而将孙坚的部队全部占有收编。当时袁术承诺孙策做***太守,结果收编了他的部队后,***太守却给了自己的亲信。孙策身边只剩下了其父亲的旧将程普、韩当、黄盖等少量铁杆人物。
孙策虽年青但有其乃父之风,勇谋兼备,袁术还是认可其能力的。所以命其攻打庐江并承诺任他为庐江太守,但等到即将胜利的时候袁术又任命了别人为庐江太守。袁术只会利用人才不会重用人才,这一点孙策有深刻的认识,父亲之死更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他深知在袁术手下决无出头之日,一直盘算如何摆脱袁术,脱离他的控制。
此时孙策的舅舅吴景在江东被刘繇攻打,情况紧急,于是孙策以此为由向袁术借兵解舅舅之围。有一种说法是孙策将父亲留下的传国玉玺送给袁术,以此作为换取借兵出征的条件(这种说法存在于三国演义中)。
最终袁术同意借兵一千,战马数百匹让孙策去救其舅舅。这点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被他占去了的孙坚旧部数量。
袁术同意借兵给孙策的真实想法就是认为孙策未必能有所作为。因当时江东较为混乱,多方势力互为争斗,其中较为强大的会稽王朗、曲阿刘繇都拥兵数万。孙策凭这千多人难救其舅舅,如自立门户则更几乎不可能。最终结果无非两条,其一就是被别的豪强灭掉,其二就是失败回来投靠自己,乖乖的继续为自己效力。这就是袁术愿借兵给孙策,放他去江东的真实原因。
历史上的袁术本就是志大才疏,没有眼光之人,反让孙策有了独立自强的机会,终成了江东霸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夏小毛店旅游景点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夏小毛店旅游景点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