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人物介绍?
卡夫卡生于奥地利,(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不过两个弟弟相继夭折。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0-1924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表现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强调“内向转”,即关注内心主观世界,卡夫卡深受弗洛伊德和尼***的影响。把哲学溶入文学。他从“文学外走向文学内”。 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教父?》,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皮皮鲁驯兔记复述故事内容?
《皮皮鲁驯兔记》讲述了小学生皮皮鲁是如何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了一只兔子的荒诞故事。
小孩子变成兔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异化”的过程,而对于人的异化,我们也可以在很多经典的文学名著中找到相似点。如《变形计》中,卡夫卡把主人公异化为一只甲虫;《狂人日记》中,鲁迅把人异化成长着獠牙的吃人恶魔。
这种异化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形态,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异化,就是因为外部丑恶的社会环境亦或是某种不合理的体制。
皮皮鲁在课堂上否定老师的标准答案,因此成了顶撞老师的坏学生。而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要求,逐渐改变了学生们的心智模式,让皮皮鲁所在的班级里,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长出了长长的耳朵,变成了一只只兔子。
因为自己与大多数人的不同,皮皮鲁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排挤,可皮皮鲁的内心是那样的坚定,以至于他的耳朵没有丝毫变化。
最后,皮皮鲁再也忍受不了周围人对自己的折磨,他终于决定要变成一只兔子,但尽管心里这样想,他的身体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在一次看电视的时候,皮皮鲁受到了表演所用的模拟衣的启发,于是,他去戏装商店订做了一套兔子模拟衣。最终,皮皮鲁穿上了模拟衣,“变成”了一只兔子。
20世纪21世纪外国文学作品?
蝇王
《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创作的长篇***,也是其代表作。故事发生于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
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你搜集、收藏的一切与卡夫卡有关的东西,可以谈谈,可以分享一下么?
卡夫卡的《城堡》。初中的时候读了一遍,没懂。高中又读一遍,似乎懂了。大学第三遍,刚刚懂。
通篇就是围绕主人公K要进入城堡却横竖进不去,看似能进去了却又来个人横插一脚搞得无法进去来展开。这是卡夫卡的一个未完作品,但并不影响它的魅力。
文字很繁琐,初读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似乎有把这些冗长多余的描述全给删了、把起承转合清清楚楚拎出来读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读过前几十页,反而会被卡夫卡这特有的“胸口压大石式”写作方式给吸引进去——毕竟你没法在别的书里能够找到一种单单看到作者把文字分了一下段便能长舒一口气的解放感;抑或是看到主人公因为某些事由解决终于得以推进主线故事而欢呼的畅***。
此外,这本书里通篇都是意象。所有人物、所有***、所有琐碎的东西,都有背后的意象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其实说是一部文艺作品,其实卡夫卡的作品比那些悬疑破案的***烧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