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议的“供销社”、“大食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曾经在供销社系统工作,了解一些情况。
供销社是***经济的产物,曾经是承担国家物资供应的主流渠道,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后,其地位和作用被严重削弱。早在前几年,国家就提出推进供销社改革,却一直没有落下实锤。
但近几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内循环、供给侧、高质量发展等被提上日程。可以预期,供销社不会是***经济模式下的翻版,将通过激活自身携带的市场经济基因,以“国家队”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承担加快国内内循环、解决供给侧不足的重要职责,具体承担战备物资储备、大宗商品物流、日常用品供应、商业网点布局等职能,进一步完善内循环体系、推动供给侧改革,在强化应急战备、端正市场导向、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公平竞争、拓宽供应渠道、增强抗灾能力等多方面,发挥调节、引导和补充作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建立起抗风险能力强大的内循环体系和应急战备机制,一旦国家和人民急需,就能迅速把所需物资调动起来,集中力量保大局、办大事。
强化供销社功能,更加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这么多年,物资、二轻等部门改制消失,而供销社一直被保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关于小区大食堂,从形式上看,与小区超市、幼儿园、理发店等服务网点一样,都是方便和服务小区业主的,但从深层次看,具有更加重大的存在价值。因为这几年,特别是由疫情防控导致的小区封控,给业主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矛盾***。小区设立大食堂,一方面可以方便不愿意动手做饭的业主,另一方面,特别在遇到重大灾害时,可以承担起战时供应的职能,既解决了业主的后顾之忧,又避免了矛盾***,同时改进和加强了社会治理。
综上所述,无论是供销社,还是大食堂,都将是国家主导下利国便民、一举多得的好事,成为未来新发展布局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期待。
只有***经济时期才拥有‘供销社,‘大食堂,才是真正的供销社大食堂。我是六零后,没经历过大食堂,据说大炼钢铁时:农村集体将每家每户山锅勺钳收走土炉炼钢,所以才有大食堂勉费供餐。现在有大食堂有,就是有志愿者做后盾,食材要钱,得掏钱买饭。这是农村‘大食堂`,城区大叫食堂,叫‘老年食堂"。'‘供销社`与农村‘大食堂`同步,现在都是网购,供销社的名词现在不适用了。
重振供销社系统,是保稳定,保物价,保农产品畅销的举措,大食堂有利于降下吃的高消费,同时面向广大群众的消费,可以吃的放心,吃的性价比高,同时可以满足不少人的就业需求,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措,为以后的共同富裕打下基础和路石,满心期待,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新时代的供销社主要功能,还是把农村数亿人口重新拉回主流大市场,来扩大消费圈,实际上前些年农村市场一直是被忽略的,可以很明确的说农村市场是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的。
其次供销社的出现第一次让大农场的模式开始落地了,以往我们看到农村的劳动力不断流失,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空出来,大家都在猜测,以后肯定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但是也始终还没有想明白这个大农场会以什么方式落地。
现在很明显了,供销社会为大农场主们解除了最后的后顾之忧,新供销社肯定会提供***,化肥,以及各地作物种植信息,从收割机无人机到后续的农产品收购,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农村农业协会的功能,以往困扰农场主们的该种什么?***良莠不齐?化肥价格的高低不等?各地一窝蜂跟风种植!农民丰收也发愁销售等等……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供销社将物流下放到农村。通过供销社可以让农民更轻松无忧地赚更多的钱,消费也融入中国的主流大市场,这叫扩大消费圈,释放消费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至于大食堂应该就更好理解了,特别是这几年,因为疫情,很多地方都不能堂食,封闭在家,吃饭,买菜都成了问题。如果有大食堂,则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农村很多都有集体食堂,老人去吃一顿饭只要两块钱,不过不是天天有,只是礼拜六或者礼拜天,这可能就是大食堂的试点。你可以规定,60岁6块,70岁4块,80岁两块,年轻人去吃10块。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费不够,由国家补贴。
供销社,大食堂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农村***,提高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上限,提高消费水平,减轻全体中国人的生存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