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日记的好处和坏处?
你好,记日记确实是个很好的习惯,因为正如你所讲,你能清晰透彻的分析他好的一方面,我也不多说了,最主要的就是个坚持问题,我也想过一直记日记,可是还是没能坚持下去,他能体现一个人小事与大事的综合,能不能清晰的看待问题,有些话不能和别人说的就可以这种方式表达,日记以后也变成了回忆录,很具有价值,记日记与你和人沟通并不矛盾,你也可以很好的表现出你的沟通技巧!
关于记日记的好处名言?
1.日记,不光是庄稼,是粮食,也是一剂疗养生命疼痛的良药。——于晓明
2.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真诚感。——季羡林
3.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只要能把自己对这一天周围的一切事物的真情实感自由畅快地写下去,留下心泉流过的痕迹,就好。——冰心
4.写日记,要有恒,几十年如一日。记下个人的成绩,也记下个人的得失。——臧克家
请问,鲁迅的《狂人日记》有什么教育和现实意义?
记得我读高中语文课本时有这篇文章,关于鲁迅的作品,我没有资格妄加评论!个人观点:至少符合当初的士大夫,也或御史大夫,弃医从文,直言不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历史会证明一切……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首部中篇***。当时的***形式还没有公认的样式,有的半文言半白话,有的借鉴三言二拍,直至《狂人日记》发表,被推崇备至,奠定了民国五四以后,第一篇成功的白话***地位,是白话***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的群体人物形象,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衰败不堪,哀鸿遍野的惨状。作者对熙熙攘攘的大众一盘散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狂人的形象,总体上是体现了社会现实一面。稍有美中不足:***样式以及人物树立审美发展至今,参考外国***的理论,狂人的人性丰满程度,稍有欠缺。如狂人在面对***手足无措;无视当时改造改良的革命党人的壮举;浑浑噩噩的不知所以,读后使人有坠入云雾之感,并且主题意图直露,在一定程度上稍显不足。其次《狂人日记》的情节设计、内容取舍,还留有剪掉辫子的摇头习惯。总之,瑕不掩瑜,鲁迅的文坛旗手地位不可撼动。敬畏***的思想深度。《狂人日记》留给今天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1,作家写人得竖起来。有的作家下笔难以自休,不是扬才露己,就是鞭挞愤恨呱呱乱抓,常常止于无法自止。(***以字数付款是***的毒药),全然不顾人物死去活来。要么直抒胸臆,口号阵阵;要么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读者看不懂,自己封先锋,急功近利,忘乎所以。2,今天的国富民强,已经不是当年鲁迅写狂人时代可比的,怎样认识怎样解读怎样反映,是作家面临的躲避不开的门槛。从文艺理论上说,有,不缺,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真遵循的人少或不会遵循的人多。所以,看不到文豪级的作品。3,读者体会不到生缝乱世的艰辛苦难,从《狂人日记》中可见一斑。4,生逢盛世,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除了珍惜,还有别的吗?读书快乐自己,高贵属于明德至善!读友是吗?
狂人曰记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礼教社会发出的一封战斗檄文。
既是檄文,自然要尽可能找到其中的可恨之处,所用言词必然极尽激烈尖刻。不如此,则不足以刺痛人心,唤醒民众。虽然有些片面,有些刻薄,但那是那个时代的需要。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看来,狂人日记所掲示的更像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阴暗面,只不过在当时的中国更突出罢了!
古代中国用礼教限制人性,难道西方的宗教不同样压制人性吗?古代中国的统治者用礼教来平缓人民的反抗,西方不同样用宗教来让人民安于现状等待来世吗?
但现在的一些中国人张口就是什么中国人的劣根性!却忘记了他们的这种心态不也是一种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劣根性吗?
一部能够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能够将人性中深层的东西展示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些人性中的东西一定是大多数人内心一直存在的东西。
比如对个人尊严的渴望,对一切人类优秀品质的向往和敬畏。又或者对一切人类不是那么说得上台面,但大多数人又很难完全消除的不良品性的厌恶,比如自私,怯懦,各种各样的欲望等等。
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她的作者一定是对人类心怀善意,对人类的未来仍然抱着美好信心的人。
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他对人民心存善意,他也从来没有对中国的未来失去信心,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