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董卓真是茹毛饮血,吃人肉喝人血吗?
有关董卓食人肉之事,在正史或野史中,都未曾记载,只在一些民间杂记中稍有所提,不过不足为信,应该只是为了映衬董卓之残暴而凭空杜撰。董卓虽然是西凉人,西凉人固然野蛮凶悍,但吃人这种事情,还不至于。再者董卓掌权之后,虽然不是天子,但排场比天子还要讲究,山珍海味可劲造,为啥还非要食人肉不可,除非他有这方面的瘾,或者心理变态,要不然绝不会如此。
不过在史料中倒是有这么一段,可见董卓这个人是非常残暴不仁的:
尽管董卓不食人,但古代逢战乱、灾荒之时,这种事情倒也并不罕见。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足见人们在生存受威胁时,道德便不在约束,能活下去才是关键。
《宋史》有载: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江淮遭难,民不聊生,米价入天,市集之中出现公然售卖人肉者,而且价格比猪肉还便宜,一个青壮男子尸体还不如一斗米归,无钱者只能“易子相食”。
《明史》也曾有载:万历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发生大旱灾,加之鼠疫、蝗灾横行,百姓颗粒无收,哀鸿遍野,蔡州、大同等地贩卖孩童、亲眷者为食者不计其数。如贩猪卖养一般,当街屠宰,而后售卖,令人不禁一叹。
《清史》同样有载:同治三、四年间,皖南遭逢大灾,灾祸随即遍及江苏等地,白莲教等贼逆趁机造反,更使民不聊生,为生计,无奈将子女、家眷贩卖为食,只需老钱八十文,便可买下一斤肉。后来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狩”之时,亲眼目睹过当街贩卖孩童子女者,也听闻有人贩卖“人露丸”(以人肉制作的肉丸子),但也只是下令当地官衙自行处理,并未下大力度救济。
尽管这种现象有违人性与道德,但在面对饿死的威胁之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除天灾之外,许多时候人祸同样可怕,逢战乱之时,这种事情数不胜数,最甚者莫过于唐末流民造反,其中以黄巢、秦宗权、杨行密最为出名,而三人之中,又有黄巢一部最劣,这些人军中不带粮,一路全靠抢掠为食,若无粮食可抢夺,平民皆可为食。如屠宰牛羊猪***,绝不手下留情。或以大椿凿为肉糜,蒸熟之后,与众将士分食。
另外隋朝末年的朱粲本人就是个十足的“食人魔王”,他趁乱造反,军中无存粮,于是命令军士到民间抓年轻女子和孩童到营中,蹂躏过后,再烹制为军粮。后李渊招降其人,唐将段确前往招降并劳军,段确为人耿直,早就听闻朱粲所做劣迹,在酒宴之上,段确问道“常闻将军喜好食人,不知何种滋味?”
朱粲反唇相讥:“若是刚饮过酒之人,肉如糟藏猪肉一样”。
谢邀,确实三国志中有记载董卓残暴的情节,至于吃人肉喝人血他也是能做的出来的,我们来回顾一下情景。(情节稍有残忍,18岁以下慎看)
董卓害怕诸侯攻打他,于是迁都长安,在长安修建了一座郿坞,打算在这里面养老了。
有一次,董卓为了要震慑百官,请他们在郿坞吃饭,在宴席上有一百多个造反的人被带上来,他把这些人有的割断舌头,有的砍去手脚,有的把眼珠子挖出来,有的丢进滚沸的油锅里去煮;有些还没有死去的,就在地上打滚***。在坐的公卿们一个个全都吓得简直要尿裤子,只有董卓一个人吃嘛嘛香!
董卓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野蛮的习惯呢?
翻《三国志》中有记载,董卓“少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董卓年轻时曾经到羌族的所在地去游历,和他们的首领将帅颇有往来。
后来,董卓回到中土,在田野里耕作维生。羌族中的一些首领有的老远跑来追随他,董卓便带了他们回家,把耕牛都杀了来款待宾客。这些首领们内心深被董卓的侠义风度所感动,等回去老家后,竟搜集了近千头的牲畜来赠送给董卓。
由此可以看出,董卓跟羌人来往密切,应该是深受羌人文化的影响,而且董卓的西凉军中参杂着很多羌人,就算是***也会受到羌人的影响,可以说不光董卓一人野蛮,他的整个西凉军也都是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所以董卓的西凉军才会做出那么多惨不忍睹的事来。
总之董卓和他的西凉军深受羌族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茹毛饮血、残暴不仁确是不***。
(死磕历史,带大家轻松了解三国,谢谢关注、评论点赞!)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陈寿《三国志》里写到董卓的父亲董君雅,以“微官”担任过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握缉捕“盗贼”的武官,官职比较低微。他的祖籍地是凉州的陇西临洮,这个地方的地处胡汉杂剧之地,史载土人“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虽然都是***,但是风气更为粗野,关东各州自诩文明,都看不起凉州人。
说到吃人肉、喝人血,中国史书上屡见不鲜。鲁迅写的《狂人日记》,翻看中国史书,最后看出来两个字:吃人。
鲁迅是文学家,吃人还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但真实的历史,吃人的事,不仅有,且多见。遇到天灾人货,“人相食”、“易子而食”、“析骨为炊”,看起来都是人间地狱。《三国演义》里刘安杀妻,不也是为了吃肉吗?
这么一说,好像董卓其人,粗鄙不堪,且吃人喝血在古代虽然残忍,却又不是难得一见的景象,是否可以认为董卓其人,就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呢?
我认为董卓行为残暴,有意立威,然而说他是吃人肉喝人血的野蛮人,却可未必。
其一,凉州地区的羌族源出炎帝,是古***一脉,文化风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并非如其他胡人一样是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董卓与羌人交往的经历也可以得出,羌人重情重义的特点。
其二,董卓为乱时,东汉王朝虽然经过黄巾起义的战乱,但是时间只有4年,更为惨烈的汉末三国时代的人口大灭杀时期才刚刚开始,汉朝的元气尚在,还不至于就到了要吃人肉的地步。
其三,中国人喜欢***诛心,一个人不好了,就要在各种理论、行为方面都要将其论证为小人、伪君子等,因此董卓为乱被杀,他的野蛮和残忍表述的越多越详细,就越能表现诛杀董卓的正义感。
董卓的确是个大恶人,干的坏事实在太多,人们无法原谅他,尤其是士人们和文人们,只要说起董卓,人们都会毫不客气地把他贬得一无是处:粗俗、无知、残虐、霸道。用《后汉书》的话总结就是“干逆三才”,用《三国志》的话总结就是“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以来,殆未之有也”。
《三国志》记载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从他的行为、语言去看,也的确是个粗俗的人,至于说他“茹毛饮血,吃人肉喝人血”,主要与以下几件事有关。
有一次董卓召集大臣们宴会,有个叫扰龙宗的侍御史想跟董卓说什么事,他刚走近董卓,还没等开口,董卓突然从旁边抄起一柄锤子朝扰龙宗脑袋上打去,扰龙宗顿时脑浆迸裂。
所有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董卓却跟没事人一样。董卓用靴子底蹭蹭锤上的血水和脑浆说:“这小子到我跟前还佩着剑,肯定要刺杀我!”说完,董卓让大家继续吃,又跟大家频频把盏,像没发生过什么似的。
每有朝会或其他重要会议,侍御史、尚书郎往往负责会议纪律,看看有没有人迟到,谁的坐姿不端,该哪个人跳舞不好好跳等等,扰龙宗应该算会务组成员,他接近董卓,确实有事要说。
董卓不管这些,照杀不误。那一刻,很多人虽然也在吃,也在笑,但脸上的肌肉一定都是僵的,手在抖,腿在晃。
还有一次,仍然是宴会,途中董卓突然对大家说要表演个节目,在大家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几个被绑着的人就带了上来。
董卓说这是刚抓到的罪犯,今天要当众惩戒。在董卓的命令下,当场对这几个囚徒进行剥皮、挖眼、抽筋,凡能想到的残酷手段全都用上一遍。
几位大臣实在没忍住,当场就吐了。董卓仍然跟没事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董卓后来逃到了长安,虽然军事上失利,但他变得越来越暴戾而缺乏理性,只要他看着不顺眼的人,无论资格有多老、威望多高,都痛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