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林的诗文,你知道多少呢?
桂林是中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代都是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古代为,始安郡,静江府,桂州府。桂林有关的诗词很多。因为桂林历史悠久,而且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世人皆知的!所以说,桂林吸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赞美桂林的诗篇。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吧!其中一些大桂林地区的,一些是桂林市内的!
最出名应该是上了教科书的桂林山水歌吧!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唐朝诗人王正功写的!
陈毅元帅游览桂林后发自肺腑的两句诗也很有名~原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阳朔县还有一个“带”字,既是一个字,还是两句诗~一带河山,少年努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说桂林的名气就是文人墨客炒起来的,因为文人诗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对大自然的美更具敏锐度!古代就有很多诗人文人来桂林,被桂林美景陶醉!留下了很多经典诗词!
例如:
1.唐|韩愈《题阳朔画山联》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2.清|张宝《叠彩山口占一绝》
奇石嵯峨古渡头,訾洲红叶桂林秋。洞中穿过高楼望,人在荆关画里游。
3.清|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4.明|解缙《桂林大圩》
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爨后,僮人荷叶裹盐归。
桂林山水是世界自然遗产,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漫长的岁月里,以其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佳作,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陈毅元帅诗云:"宁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山水之灵气更培育了众多桂林山水画家。
关于桂林的诗文很多,列举一下常见的几篇。
唐代李商隐《桂林》: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城,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唐代王昌龄《送潭八之桂林》:客心伋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还有他的《送高三之桂林》:留君夜饮对萧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佛桂花香。
唐代李频《赠桂林友人》: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唐杜甫《寄场王桂州潭》:五岭皆先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也送孙楚,远附白头呤。
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骖。
桂林的标志——象鼻山。
宋代有位蓟北处士作《水月洞和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很多达人回答这个问题,基本上都说古诗文,今天我就重点说说桂林的现代诗文。
桂林的古诗文,应该算是从南朝颜延之咏独秀峰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开始起步,唐代快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宋代达到顶峰时期。桂林的古诗文非常多,名作名句无数,其中当以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出名,没有之一。此外,杜甫的“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韩愈的“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刘克庄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蓟北处士的“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袁枚的“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等都很出名,影响很大。本文所说的出名和影响,不是文学范围内的价值和造诣,而是对像我一样的普通人的影响。
关于桂林的现代诗文,不乏很多现代大家作品,如巴金《桂林的微雨》《别了,桂林的夜》,茅盾《雨天杂写之三》等,诗人郭沫若、柳亚子、鸥外鸥及一些国家领导人也为桂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陈毅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诗句更是众口相传。但是这些诗文都没有《桂林山水》和《桂林山水歌》的影响大。今天特别谈谈这两篇诗文。
我们之所以要特别谈谈这两篇诗文,除了它们本身艺术水平高和影响大之外,就是因为《桂林山水》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桂林山水歌》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它们使“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影响比原来更大更广了。我们在这里说的影响不是艺术的影响,而是对桂林的影响,尤其是对桂林旅游的影响。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作文的文章。对于现代的儿童来说,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不知道“青罗带”“碧玉簪”为何物,所以变得抽象了,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又太概括而变得简单模糊了,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写的得蛮仔细了,却又因为写得太“如情似梦”而变得抽象悬乎难以理解了。《桂林山水》一文的出现,正好是对三位名人笔下的名句名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补充。它把桂林的山同泰山、香山相比,总结出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把桂林的水跟大海、西湖相比较,总结出桂林的水独具清、静、绿的特色美,使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和接受。于是小学生从儿童时代便在心灵深处烙印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是“甲天下”必然会心向往之。就这样,《桂林山水》几乎把所有的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从孩童时代就通过潜移默化变成了桂林山水的潜在旅游者。这种可以说是与“教学目的”的初衷有点相背的影响,因为是“从娃娃抓起”,所以是潜移默化却又是刻骨铭心持久深远的,它早已深深“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如今跟一个中国人提起桂林,不管他(她)有没有到过桂林,都能脱口而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见没有到过桂林的人便心生憧憬之情了。
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始终充满着自豪***,所以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这种煽动性对桂林旅游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学生正是处在茁壮成长青春年少的年龄,正是最好奇、最富于想象、最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年华,面对《桂林山水歌》中“神姿仙态、如情似梦”的桂林山水,必然产生无穷无尽滔滔不绝的美好遐想,梦寐以求一睹为快。这是对小学课文《桂林山水》中奇、秀、险、清、静、绿的及时补充和更进一步的强化,使其印象更加深刻。人是向往神奇美妙赏心悦目的大自然的,人更是憧憬仙境梦境的,如果两者结合:神奇美丽大自然和仙境梦境的水***融,那必然对人产生无可抗拒的诱惑力。而诱惑力(即吸引力)正是产生旅游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