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21财闻汇
作者:缴翼飞
“低空经济”在2024年首次写入***工作报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迎来发展新机遇。
4月1日,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达到33.8%,超六成企业分布在中南和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区。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中国低空经济企业***集聚TOP50城市
1
低空经济激发三大万亿市场
就在一周前,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随后,民航局也在3月29日举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发布会,将低空经济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岭指出,目前低空经济存在三层万亿发展空间。一是促进轻小型固定翼飞机、民用直升机、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培育更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与服务新业态,核心产业规模成长空间过万亿元。二是拉动的以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空间过万亿元。三是以制造创新协同促进科技服务发展,服务模式延展促进空中交通运输发展和飞行体验促进消费变革等各类经济活动,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空间过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受到低空经济政策驱动以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商业化进程的提速影响,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
杨岭表示,2024年有望成为中国eVTOL行业的商业化元年,规模将大幅提升,观光旅游等特定场景将成为首选,多场景规模应用将持续探索。
不过,低空经济发展,基建要先行。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此前表示,当前我国通用机场总体数量不足,布局规划还不够合理,建设程序仍然复杂,机场发展定位不清晰、机场建设规模偏大、场址和净空保护不足等。
杨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低空基础设施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充分满足各类低空飞行器的飞行需求以及监管需要的前提。目前通用机场数量虽有增长,但由于审批程序较长、建设标准和成本较高等因素,还不足以满足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明确通用机场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加大通用机场规划布局数量,因地制宜建设简易型通用机场,降低机场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并加快明确机场建设审批程序。同时,把握低空基础设施的“新”变化,加快建设省、市、区(县)***联动的低空智联网,新型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前瞻谋划布局新能源航空器能源设施等低空新型基础设施。
另外,谈及低空的边界范围,杨岭表示,目前行业内普遍将高度为3000米以下的空域认定为低空区域,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空是真高1000米以下的地区。“我们认为,当前发展阶段不管是3000米以下还是真高1000米,都基本涵盖了常规的低空飞行活动,高度范围理解的差异对实际开展低空飞行活动的影响较小。”
2
多地布局低空经济“振翅欲飞”
早在2020年,深圳、广州等地已开始对低空经济布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时的科技等一批eVTOL初创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求机遇。昆山、合肥、芜湖、广州、深圳、苏州等地均已着手制定和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检测检验及适航审定基地。江苏、山东、四川、湖南、云南等多个省份,也都在今年地方***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2月,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近2.1万家,近十年成立的企业数占比接近80%;中国低空经济企业***集聚TOP50城市拥有的企业占比全国企业***比例高达93.3%。从具体城市看,深圳、广州、北京位列前三,成都、长沙、西安紧追其后。从TOP50城市的省(市、自治区)分布看江苏省入围城市数量最多达到6个,广东省、浙江省分别为5个城市。
杨岭指出,目前,超六成企业分布在中南和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区,华北地区占比约12.6%,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三地。中国eVTOL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两地,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地区以相关整机试验及关键系统配套为主,四个区域总体产业规模在3亿元左右。民用无人机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产业规模达到885.6亿元,占总体比重达到75.4%。
杨岭建议,在低空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应用示范、运营服务等低空产业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建设一批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创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加强市级空域、市场、技术等各类要素***统筹评价,发挥智慧农林、休闲服务、旅游观光等片区***禀赋,推动产业协同、***共享、场景共建成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