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间,珀莱雅、艾可蓝、华邦健康、郑煤机、神州信息等3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方案或公司董事长、实控人等提议回购,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在具体回购股份金额部分,郑煤机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至6亿元回购股份居首,珀莱雅、海洋王等公司位居前列。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股价低迷,实施股份回购有望提高公司股价,增加投资者信心;同时,相关政策也释放了积极信号,上市公司回购力度持续提升。”
公告显示,有回购意向的上市公司中,八成以上的公司回购股份的目的均为实施员工持股***或是用于股权激励,少数几家公司则***将回购股份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对此,通达股份表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三年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实施员工持股***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都有了显著增长,并有效地健全了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调动了公司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对公司长远发展实现了良好的助益。
国联证券研报显示,根据Wind统计,2017年A股回购预案仅600家左右,而自2018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数量持续维持在1000家以上,近两年则突破1500家。今年以来市场整体下行,截至11月30日,有超16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
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在发布正式回购方案之前,会由董事长等高管提议回购。付建认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和董事长提议回购自家股票,通常情况下是出于对企业价值的认可,稳定公司股价,提升市场价值。其次,还可以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助力公司实现长远发展。”
此次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控人发出的回购提议也显示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希望“推动公司股票价格向公司长期内在价值的合理回归”。
有受访人士告诉记者,“真金白银”的投入能否挽回投资者市场信心取决于多种因素。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回购的规模和持续性会影响市场对此行动的评价。如果回购规模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市场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公司的基本面也很重要。如果公司的基本面良好,业务发展前景明朗,那么回购行动可能会更有效地提振市场信心。市场的整体环境也会影响回购行动的效果。”
“回购”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但不意味着上市公司要“跟风”回购。付建表示,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回购是否符合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回购是否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回购是否会导致公司股价过高等问题。此外,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回购***的具体情况,如回购价格、回购数量、回购期限等,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今年10月份,上海证券***和中证公司发布的首批聚焦股份回购的指数正式上线,包括上证回购指数、中证回购指数、中证回购价值策略指数及中证回购质量策略指数,以便投资者更直观了解上市公司的回购质量。